相约安徽·向春而行 | 包河美术馆,美成在久,和她来一场约会
原创
肥肥网
2023-03-27
阅读8044

也许你早已听过但你更应该见过今天,女性群体更加认可个人价值。早在20世纪上半叶,便有一位女性,凭借着独有的天赋、强烈的自我救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热情,踏入了中国现

也许你早已听过
但你更应该见过
今天,女性群体更加认可个人价值。
早在20世纪上半叶,便有一位女性,凭借着独有的天赋、强烈的自我救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热情,踏入了中国现代美术的殿堂,逐步完成女性特质的构建。
她就是潘玉良,中国现代美术开风气之先的几位先驱者之一。
“美成在久——潘玉良艺术研究展”在安徽省美术馆开展,这个永远鲜活、真实的艺术家,持久地为安徽这片土地,输送着浓郁的艺术养分。作为安徽走出的艺术大家,潘玉良用一生的艺术心血结晶,以不同的形式在永久地回馈着这片土地。
横跨50多年时空,近200件展品,其中境外藏品资料在国内为首次展示。
开展后不久,展览便荣登全国”十大热搜展览”排行榜(中博热搜榜权威发布)。
最近,展览一期接近尾声,部分展品即将撤展,包括《黑衣自画像》《艺术家肖像》等展品。
01
这是目前最大规模的潘玉良作品展,没有之一。
180余件美术作品、近百件文献展品和图像资料,巧妙分布在“自我凝望”“丹青不渝”“左岸风华”“无问西东”“他者凝视”这五个板块。
|自我凝望
自画像系列作品,既象征着潘玉良个人身份的确立,也标志着中国社会、中国美术的革新。
|丹青不渝
在早期创作与艺术生活篇章,大量文献、视频、照片和辅助展品,用历史还原历史,呈现真实、鲜活的艺术家面貌。
|左岸风华
透过风景、静物、人物作品、书信等展品,重现潘玉良旅居巴黎近40年的生活细节。
|无问西东
“合中西与一冶”,是潘玉良毕生追寻的艺术理念。在作品中,我们得以窥见这一理念从萌芽、发展、成熟,到最终形成超越时间性、地域性的文化内核。
|他者凝视
这一概念贯穿整个展览,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潘玉良的人物侧写,并以此呼应序幕,实现“自述”与“他评”对于个体构建的闭环。
展览历时6个月,分为2期,每一期将有同类型的新作品出现。
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对艺术家的生平回顾,观展的过程更像是看了一部纪录片。艺术家的人生被重新解构,变得立体而鲜活,深层次的精神表达得以共鸣。
就像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,这是个常看常新的展览,值得多次打卡。
02
潘玉良是谁?
徐悲鸿曾赞誉她,大意为:中国画的振兴,我们这些男子都没有做到,需要像潘玉良这样的一个巾帼女士才能完成。
展厅入口处的自画像系列作品,通过无声的自诉,带我们走进艺术家的“逆袭”人生。
八年求学经历、十年任教履历、参展经历等等,在美术作品与文献史料的相互佐证中,潘玉良艺术生涯中最精彩的片段慢慢浮现在眼前。
中国第一批接受现代美术教育的新女性
中国第一位担任高等美术学校系科主任的女性
中国第一代赴法国留学的艺术生
第一位考入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的中国人
第一位受邀在日本举办画展的中国女画家
中国第一位举办个人油画展的女画家
...
勇敢直面人生的疾风,一步步朝着梦想攀登,近乎文盲的潘玉良终成一代画魂。
泛黄的书报文献,丰沛的作品,见证着艺术家的成长与蜕变——从泥淖中开出一朵艺术之葩。
作为20世纪罕有的女艺术家,在艰难的处境中,她始终保一颗坚韧纯粹的初心,成为融会中西画风、革新中国艺术的先驱。
潘玉良一生留下近5000件精彩作品,在油画、水墨画(白描和彩墨)、素描、版画、色粉画、雕塑等多个领域均有所成就。
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的人物肖像、具有浓重的表现主义的女性人体绘画、展露艺术家内心世界的风景与静物绘画......
酣畅泼辣的笔触和色彩,绘就潘玉良绚烂的艺术王国。
旅居法国40年间,潘玉良在作品中进一步探索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。
无论是自画像中穿旗袍的女性所传达的东方优雅,还是以白描手法描绘西方裸体题材,无不体现她对于中国文化的思考与运用,以及对“合中西与一冶”艺术理念的不懈追寻。
03
「美成在久——潘玉良艺术研究展」,这是展的名字。
“美成在久”出自《庄子·人世间》,用在这里,很是贴合。
在跌宕起伏的一生中,潘玉良始终以坚韧的心志,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与精心雕琢,给我们留下这些无比珍贵的作品,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不可磨灭的存在。
观展时,一种真正而纯粹的美萦绕心头,这美来自潘玉良构造的艺术世界,历经时间长河的洗礼,愈加熠熠生辉。
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中,中西融合、借古开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可以说,对潘玉良的再认识,串联起20世纪早期中国美术的发展,为当下的艺术创作寻找灵感与启发点。
在合肥,碰撞与交融同样是艺术创作的主题。
从优秀的艺术大师,到不断涌现的新生代艺术家;从传统的艺术流派,到新兴的艺术潮流;从自发聚集的文艺阵地,到“没有围墙”的顶流艺术殿堂临湖而立......
在新旧的碰撞与中西的交融中,这座城市的艺术之光,将更加璀璨。
| 主办单位 |
安徽省美术馆
| 展览地点 |
安徽省美术馆1F 4号展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