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约安徽·向春而行 | 真实的巢湖是怎样形成的?

原创

合肥热线

2023-04-03

阅读17291

巢湖,作为成语“五湖四海”之中的第五大淡水湖,也是安徽省内最大的一座湖泊。相传巢湖是由巢州城在地震中陷落而成,“陷巢州”的传说也被看成这烟波浩渺的起源。在历代文

巢湖,作为成语“五湖四海”之中的第五大淡水湖,也是安徽省内最大的一座湖泊。

相传巢湖是由巢州城在地震中陷落而成,“陷巢州”的传说也被看成这烟波浩渺的起源。在历代文人古诗亦有描述,唐代罗隐诗中“借问邑人沉水事,已经秦汉几千年”,清石涛云“巢湖地陷赤乌事,四邑水满至今灾”等诗句。

真实的巢湖是怎样形成呢?据地质学家考证,巢湖是由于地层局部陷落潴水而形成的,是泥沙淤积、降水变化、围湖造田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巢湖雏形大约在晚更新世开始沉降形成,至晚更新世末奠定了基本形态,距今已有1万余年。历经千万年间的巢湖也不断在变化之中。最初形成的巢湖远比现在大得多,湖泊范围西至六安市的双河镇,北至合肥市的大兴镇,南至庐江县金牛镇,东至巢湖市的夏阁镇。

距今8500~5000年间,这个时期由于气候转暖,降雨量充沛,巢湖面积达到鼎盛时期,约为2123km²。距今3600~2800年间,气候又变得较为干冷,造成湖盆面积缩小。湖盆面积约为1383.93km²。此时气候变冷,湖盆收缩,人类活动向湖沼地区推进,湖盆水面开始缩小。

到了东汉末年,湖泊萎缩,湖盆面积缩小到1114.61km²。到了宋代之后,巢湖面积缩小到829.96km²,人类开始大量围湖造田,特别是庐江、肥西两县,到了清代尤为强烈,湖泊面积缩小到今天787km²,形成了今天的湖貌。

柳绿花红景依旧,旖旎风光无限好。八百里巢湖,碧波万顷犹如一颗明珠,历经千万年沉淀依旧熠熠生辉。让我们一起来巢湖走一走听一听流传千年的故事,感受巢湖的魅力。

大家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