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年步履铿锵 蜀山再谱华章”红色情怀 擘画幸福生活

原创

合肥热线

2021-09-28

阅读5292

为人民谋幸福,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蜀山区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从功能提“优”、管理从“细”、覆盖变“广”,把民生事业一抓到底,对照民生实事清单一件接着一件办,绘就了一幅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新画卷。

实施民生工程 改善群众生活

滚动实施60多项民生工程,“大民生”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5%……近年来,蜀山区民生领域财政投入持续增长,聚焦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、教育、养老、社会保障、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,统筹谋划“顶天立地”的民生大事,干好让群众“欢天喜地”的民生实事,让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

五年来,蜀山区实现新增就业24.7万人,拨付就业补助资金3.7亿元,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%以内。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,蜀山区先后成立创业孵化基地13家,入驻各类企业814户,带动就业8100多人。

五年来,蜀山区新改扩建学校41所,新增学位3万多个。全区先后组建义务教育阶段11个教育集团,涵盖39所学校,学生数覆盖面达70%,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倍增。

五年来,蜀山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推进,竣工交付棚户区改造项目15个、8505套,2.4万名棚改回迁群众入住新建成的安置房。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,投入资金4.4亿元,整治老旧小区105个,涉及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,惠及居民2.9万户。

一项项民生工程,有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提升治理水平 缔造幸福社区

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,也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蜀山区以党建为引领,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,打造“党建引领、居民参与、协商议事、共治共享”的党建引领好、群众自治好、各方协同好、为民服务好、社会风尚好——“五好”小区治理模式,以“走、听、研、办”,倾听民情民意,让发展惠及更多群众,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早、化解在小、解决在网格。

蜀山区出台《关于实施党建领航工程 进一步巩固和增加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意见》,推动街道“大工委”、社区“大党委”制建设。各街道也因事为制,形成了包括“周末议事厅”“书记工作室”“金天鹅”工程等一批特色鲜明、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治理模式。

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“老街坊议事厅”,联合小区优秀党员代表、居民骨干、物业代表等多方力量,共同破解社区治理难题,建成以来,社区党委共收集社情民意26件,召开10余次居民议事协商会议,成功率近100%。荷叶地街围绕“党建引领”“智慧管理”“数据赋能”“线上服务”四大板块,将智慧平安小区建设作为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,实现辖区50个小区全面建成“智慧平安小区”,成为全市主城区第一个全覆盖的街道。

听取社情民意 写好为民答卷

“换位思考”做决策、“第一人称”抓服务,蜀山区以“放心不下”的尽责心态倾听群众急难愁盼。

2020年12月,蜀山区在全市率先开展“民生实事项目征集”活动,倾听民声、集中民智、反映民意、凝聚民心,实现民生项目由“政府配菜”到“百姓点菜”,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。最终,12项民生实事项目写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,并在蜀山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讨论通过。各项目启动以来,蜀山区政府每月调度推进,确保把好事办好、实事办实。

2021年9月,蜀山区举办民生工程“阅卷人”活动,邀请市民代表、人大代表和新闻媒体走进部分2021年度已经完工的民生实事项目参观评议,现场“阅卷”,项目建设成果获得了各位代表和媒体记者的点赞。同一时间,蜀山区2022年度的民生实事项目也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集,保障和改善民生,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

开启“十四五”发展新征程,蜀山区按照“产城融合、功能完备、职住平衡、生态宜居、交通便利、治理高效”的要求,打造“最现代”“最生态”“最具活力”的门户区、核心区,全方位守护群众健康,广覆盖完善社会保障,高水平发展社会事业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
(朱琛琛 秦宇 孙雨静)

大家都在看